石墨燒結模具是一種常用于金屬燒結工藝中的模具,用于制造高強度和高精度的金屬零件。具是通過將金屬粉末填充到模具中,然后施加高溫和高壓進行燒結,使金屬粉末顆粒結合成致密的金屬零件。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和高溫穩定性,能夠承受高溫和高壓的作用,確保金屬粉末在燒結過程中均勻熱解和燒結,形成高質量的零件。
以下是石墨燒結模具的詳細維護保養方法:
一、使用前的準備與檢查
外觀檢查:
仔細檢查模具表面是否有裂紋、缺口、劃傷、變形等機械損傷。有明顯缺陷的模具應修復或報廢,避免使用中破裂導致工件報廢或設備損壞。
清潔處理:
使用軟毛刷或壓縮空氣清除模具表面的石墨粉塵和雜質。
若模具曾用于不同材料燒結,需用無水乙醇或丙酮擦拭,去除殘留物,防止交叉污染。
嚴禁用水清洗,石墨多孔,吸水后高溫下會產生蒸汽導致開裂。
預烘干(s次使用或受潮后):
將模具放入低溫烘箱中,以50-100°C烘烤2-4小時,徹d去除吸附的水分和揮發物,防止高溫下產生氣泡或炸裂。
預熱(重要):
在裝入燒結爐前,應進行階梯式預熱(如室溫→300°C→600°C→800°C),緩慢升溫(建議≤5°C/min),避免熱應力集中導致開裂。
預熱過程也有助于進一步排除吸附氣體。
二、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
確保保護氣氛:
必須在真空或高純惰性氣體(如Ar、N?)環境下使用,防止石墨在高溫(>400°C)下氧化燒蝕。
定期檢查氣路密封性,確保爐內氧含量達標(通常<10 ppm)。
控制升溫/降溫速率:
嚴格遵守工藝規程,避免快速升溫和急冷,減少熱應力,防止模具開裂。
建議升降溫速率控制在3-5°C/min以內,尤其在300-800°C區間(石墨氧化敏感區)。
防止機械沖擊:
裝卸模具和工件時要輕拿輕放,避免碰撞、跌落或敲擊。
工件裝填要平穩,避免偏載或局部受力過大。
避免與活性金屬直接接觸(如適用):
某些活性金屬(如Ti、Zr、B等)在高溫下可能與石墨反應生成碳化物。必要時可使用涂層(如BN氮化硼)或隔離材料。
三、使用后的清理與維護
冷卻至安全溫度:
燒結完成后,必須讓模具隨爐緩慢冷卻至200°C以下才能取出,嚴禁高溫出爐。
清除殘留物:
用軟毛刷、木片或塑料刮刀輕輕清除模具型腔內的燒結殘渣、粉末或粘連物。
嚴禁使用金屬硬物刮擦,以免損傷模具表面或造成微裂紋。
深度清潔(定期):
對于積碳嚴重或污染的模具,可采用氫氣還原或等離子清洗(專業設備)。
或使用專用石墨清洗劑浸泡后,再用乙醇擦拭。
清洗后必須徹d烘干。
檢查與修復:
每次使用后檢查模具狀態,記錄使用次數和損傷情況。
對輕微劃痕或毛刺可用細砂紙(如1000#以上)輕輕打磨,然后清潔。
嚴重損傷應送專業廠家修復或更換。
四、長期存放保養
徹d清潔干燥:
存放前確保模具完q清潔、干燥、無殘留物。
防潮防塵:
存放在干燥、通風、潔凈的環境中,相對濕度<60%。
最好用防塵罩或塑料袋包裹,防止灰塵和濕氣吸附。
避免擠壓和碰撞:
單獨存放或使用專用模具架,避免堆疊受壓或相互碰撞。
遠離腐蝕性氣體:
避免與酸、堿、強氧化劑等化學品存放在一起。